nbsp;???上海师范大学在最新的一次教学改革中,将“文明修身课”列入了教学计划成为必修课,计为“0”学分,要求每位在校学生在4年中必须在500个校园清洁岗位中的一个岗位上劳动两个月,成绩合格才能毕业。
????目前全校参加文明修身的学生人数累计已达12504人,仅去年一年参加的人数就有3371人。这堂“0”学分课究竟怎么上,为何能吸引那么多学生报名参加,本报记者特意前往一看究竟。
????????镜头一:闻鸡起床扫校园
????清晨七点,上师大所有的主干道上响起一片“簌簌”的扫地声,近600名大学生手持扫帚、畚箕正在清扫校园。一眼望去,场面非常壮观。除了清扫校园主干道,绿地和活动场所的保健也是大家要参与的活动。
????“每天都很辛苦,要扫早中晚三次,早上一次必须七点就到指定地点集合,扫满半个小时才能离开。要是早上起得晚了,刷牙洗脸也来不及。”欧商学院学生小冯这样告诉笔者。
????小冯说,每个学生必须在两个月内每天扫三次自己的“包干区”,高密集的清扫任务让很多学生不适应,特别是在寒冷天,早上“爬也爬不起来”,有时为了去不去还要“艰苦地思想斗争”。因为三次不到场就被计为不合格,每人只能偷两次懒,不合格必须重修,因此很多学生参加文明修身活动一直到三四周后才逐渐习惯。
????????镜头二:带着垃圾袋去上课
????劳动工具是提前发下的,因为垃圾袋是事先分配好的,用一张就没一张,学生要维持着使用两个月就必须得“小心分配,节约使用”。有时一个垃圾袋得支持早中晚三次的垃圾,刚开始在乎形象的女生们不愿整天带着垃圾袋在校园里走,宁可多跑些路将垃圾袋放回寝室再去上课。时间长了,也就“不在乎”了,反正劳动光荣,大模大样地将垃圾袋带进带出教室。
????在上文明修身课时,最受考验的是下雨天和大风天。数理学院的小陈说,刚刚下好雨的地面是湿漉漉的,垃圾、树叶、烟蒂和泥土一起粘在地面上,扫帚在它们面前根本没有用武之地,于是学生只能用手去捡。碰到大风天,刚扫起的落叶被风一吹又散了,有时甚至得追着一片叶子在道上跑。叶子特别脆,有时用得力气大了,叶子会碎成一片片,更加增加捡得难度……久而久之,不下雨又不刮风的天气成为大家最期盼的事。
????????变化:从偷懒到主动参与
????小陈说:“以前没有这样劳动过,在地上丢张纸屑也不觉得怎么样,反正有专门清洁工人打扫路面的。可是现在轮到自己扫了,看到别人乱扔垃圾,就特别看不顺眼。”
????很多学生表示,一开始自己也想过偷懒,和小组长打声招呼借口有事不参加。可是这样的借口用了两次,自己也会觉得脸红。后来每天坚持下来也就习惯了。有时到外面公共场所,看到一些人乱扔垃圾,也都会进行劝阻。自己对待劳动的观念也彻底变化了,从被动要求变成主动参与,包括回家做家务也是一样。
????记者了解道,文明修身课刚开设时也承受了很多的压力,甚至一些家长也经常打电话来投诉,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学校扫地的,校方只能耐心地和家长们一一解释。渐渐家长们发现孩子通过劳动产生的变化,也都对学校开设该课程表示支持。
????上师大学工处副处长任沙金老师指出,“文明修身课”锻炼的是学生综合素质,两个月的密集劳动尤其能锻炼学生的毅力。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,学校现在还推出了“文明修身先进个人”的评选,每一届有30个先进名额,他们将获得一张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。但学生们也表示,他们看中的不是证书的本身,而是劳动的过程以及体验。
????来源:2005年3月22日 新闻晚报